这几本推理小说的创作灵感,都来自于真实的

因为写作题材的原因,很多读者认为推理作家也可以破解现实中真实的谜团,事实上,推理小说作为一种虚构文学,追求的是浪漫的美感,这种美感存在于字里行间,存在于谋篇布局,存在于意外真相,除了社会派推理会把“真实感”纳入考量范围,大多数推理小说还是虚构之美。

即便如此,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件,或者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谜团,也确实是很多推理作家的灵感来源,甚至还有推理作家自己就卷入到了真实的案件当中。

比如阿加莎·克里斯蒂失踪后,她的朋友、同为英国侦探俱乐部的多萝西·塞耶斯也加入到搜查的队伍中,柯南·道尔更是找了一个灵媒来询问真相。

“阿加莎神秘失踪的11天”——成为了百年来很多人的谈资,普通读者在茶余饭后流言四起,当时的媒体也为了这一头条新闻大做文章,甚至是根据阿加莎的人生故事改编的某些未经授权的传记、电影,也做了十分耸动夸张的揣测。

作为侦探小说作家,阿加莎本人并不希望别人过多地谈论这件事,即便在她本人的《自传》中,连多年前的晚餐菜点都会详实记录,却唯独对这11天缄默不语。

也许是这件事对当事人的影响过于大了,或许出于对阿加莎的尊重和保护,正处于黄金时代的推理作者们虽然很关切这起事件,但都不约而同地回避了这一天然的创作选题,要知道即便是阿加莎·克里斯蒂本人,也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件非常痴迷。比如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的故事原型就来自轰动一时的英雄飞行员林白之子被杀事件,话剧《捕鼠器》的故事灵感来自于某个被收养的孤儿被虐待致死事件。

这些热搜新闻给推理作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故事,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花在诡计的设置上,同时也让作品更加具有传播度和社会深度。

以下推荐几本根据真实事件或历史谜团改编的推理小说。

根据真实事件改编

侦探小说之父的鼻祖爱伦·坡,写过一篇名为《玛丽·罗热疑案》的短篇。小说根据当时正在纽约闹得沸沸扬扬的“玛丽·塞西莉亚·罗杰斯谋杀案”这一社会新闻为原型,爱伦·坡把各种新闻报道上的资料,巧妙地文学化,然后由书里面的侦探杜宾破解了这起疑案。

小说发表时(年),这件真实案件尚未破解,直到很久以后,案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,人们发现,很多细节、结论居然与爱伦·坡的小说完全一致。

这部小说,应该就是史上第一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的推理小说。此前的专栏中我们曾介绍过,爱伦·坡用五篇短篇,就确定了几乎所有推理小说的创作方向,包括密室诡计、侦探助手设置、安乐椅神探等,而《玛丽·罗热疑案》也为之后的推理作家带来了基于真实案件创作的灵感来源。

之后,阿加莎·克里斯蒂把真实案件背景和推理小说做了精妙的结合,留下了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这样的传世名作。

电影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()剧照。

这本作品在案件破解部分保持了古典本格推理的扎实叙事节奏,缓缓推进,每个人都有嫌疑,又都不像凶手,当令所有读者都错愕的杀人诡计真相大白之后,作案动机的部分引入了年的真实案件,这起案件在当时媒体的描述中被称为“耶稣复活之后的最大新闻”。

年,飞行员林白在家中发现了一张纸条,纸条上说他20个月大的儿子被绑架,赎金为五万美元。

这起案件被当时的新闻大肆渲染,当林白终于凑够赎金时,等来的却是幼子的尸体。原来在绑架案当晚,他的儿子就已经被绑匪残忍地杀害了。

虽然经过几年事件的调查和庭审,最终有嫌疑人被定罪,但因为案件当事人的知名度、凶手的残忍和案件结果的虎头蛇尾,也是引起了当时民众的不满情绪。

阿加莎把这起事件引入到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中,当精妙的诡计和能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犯罪动机和盘托出的时候,作品也迎来了最终要探讨的主题——复仇的正当性,以及何为正义?

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(MurderontheOrientExpress,)剧照。

故事的最后,大侦探波洛也作出了一反常态的决定,但这一纠结的决定,让波洛从神探变成有血有肉的活人。之所以他是推理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侦探之一,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。

在日本推理小说界,日本历史上最惨烈的凶案“津山屠村事件”也常常被作者们引用。

年,日本发生了一起日本现代犯罪史上最严重的案件:以一人之力,一夜之间将全村人杀光。包括自尽的凶手在内,这个夜晚共有31人死亡,3人重伤。此案的恶劣性质、引起的社会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grrz/5966.html